一、学科(专业)简介
体育科学与管理科学交叉学科,运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,研究体育现象中的管理学问题,以达到预定体育目标的学科。内容包括:体育管理的基本原理;体育管理的发展历史;体育管理的体制;体育管理的职能;各类体育项目的管理过程和方法;体育产业管理等。
二、培养目标
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培养德﹑智﹑体、美全面发展,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专门研究型人才。具体要求如下:
1.热爱祖国,遵纪守法,具有严谨、求实、创新的科学作风、良好的学术道德敬业精神,身心健康。
2.在体育管理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;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负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;
3.具备体育发展战略管理、竞技体育管理、群众体育管理、学校体育管理、俱乐部运营、体育场馆管理、体育赛事推广等相关活动的研究与实践操作能力。
4.掌握一门外国语,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的外文摘要,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。
三、研究方向
1.区域体育事业战略管理
2.学校体育创新管理
3.体育产业管理
四、培养年限与学分
研究生的标准学习年限为3年,其中学位论文工作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1.5年。最长学习时间不超过5年。
五、课程设置、必修环节及学时、学分分配
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,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。导师(组)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、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、制订和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、组织安排开题、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。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,既要充分发挥导师(组)的指导作用,又要特别注重硕士生自学、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。
课程设置、必修环节及学时、学分分配表
课程类别 | 课程编号 | 课程名称 | 学时 | 学分 | 开课学期 | 开课 单位 | 备注 |
学 位 课 | 991012 |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| 32 | 2 | 2 | 思政部 | 公共必修 |
991003 | 外语(英) | 英语精读 | 64 | 2 | 1 | 外语学院 | 公共必修 |
991004 | 英语听力 | 32 | 1 | 1 | 外语学院 | 公共必修 |
991005 | 英语口语 | 32 | 1 | 2 | 外语学院 | 公共必修 |
015001 | 管理学科硕士专业外语 | 16 | 1 | 1 | 体育学院 | 专业必修 |
991010 | 最优化方法与运筹学 | 32 | 2 | 1 | 数学学院 | 公共必修 |
061001 | 现代管理理论 | 32 | 2 | 2 | 经管学院 | 专业必修 |
061002 | 高级宏观经济学 | 32 | 2 | 2 | 经管学院 | 专业必修 |
061003 | 高级微观经济学 | 32 | 2 | 2 | 经管学院 | 专业必修 |
非 学 位 课 | 991014 | 自然辩证法 | 16 | 1 | 1 | 思政部 | 公共选修 |
991016 | 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| 16 | 1 | 1 | 研究生工作部 | 创新创业 |
015002 |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| 32 | 2 | 2 | 体育学院 | 专业选修 |
015003 | 体育产业管理专题研究 | 32 | 2 | 2 | 体育学院 | 专业选修 |
015004 | 体育科研方法 | 32 | 2 | 2 | 体育学院 | 专业选修 |
015005 | 体育管理专题研究 | 32 | 2 | 2 | 体育学院 | 专业选修 |
必修环节 | 991091 | 开题报告 | | 1 | 3 | | |
991095 | 创新创业 | | 2 | 1-6 | | |
991093 | 学术活动 | | 1 | 1-6 | | |
991092 | 发表论文 | | 1 | | | |
991094 | 社会实践 | | 1 | | | |
跨专业或同等学力者,除完成课程计划中所规定课程外,还须补修两门以上大学本科相应的主要课程,具体科目由导师确定。补修课程必须考核合格,只计成绩不计学分。
六、学位论文
根据《学位基本要求》,明确论文选题、规范性、质量等要求。硕士毕业论文的封面由论文题目、指导教师、学科门类、专业名称/研究方向、日期、封面颜色等部分组成,其中:
1.论文题目:论文题目字数不应超过26个汉字,可以分两行排列,及中英文对照。
2.指导教师:填写论文作者的指导教师。没有经过学校相关规定批准的合作指导教师,是不允许在论文上署名的,且署名的合作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2 人。
3.学科门类:论文编写者的专业所属的学科门类,例如工学、文学、哲学、经济学、法学理学、管理学等。
4.专业名称/研究方向:必须与论文作者的专业目录表和培养方案书一致。
5.日期:毕业论文的完成时间。
6.封面颜色:论文的封面颜色可由各个专业自行拟定,每个专业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以示区别。
七、参加编写人员
石立江、孙义方。